國家交通運輸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隧道工程質量和安全監管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要強化隧道工程技術、管理、監管保障措施。概要如下:
一、強化隧道工程技術保障措施
1、標準化施工:運用現代工程管理技術,強化設計、施工組織、工藝流程標準化。
2、信息化施工:加強施工信息化系統建設,實現監控量測、人員定位和安全管理信息化。
3、超前預報和監控量測:加強不良地質隧道的地質超前預報、動態評價預測和質量檢測。
4、新型機械設備應用:鼓勵施工單位提升裝備水平,采用大型化、專業化隧道施工設備。
5、主要施工工序質量管控:
5.1 開挖過程:科學確定開挖方案,優化鉆爆設計,嚴格執行炸藥和雷管管理。
5.2 初支施工:動態完善初支方案,保證錨桿和鋼拱架施工質量。
5.3 仰拱施工:嚴格按照設計施工,確保仰拱一次澆注成型。
5.4 防水和二襯施工:規范防水板鋪設和止水帶安裝,合理控制二襯與掌子面間距,確保鋼筋施工質量。
二、強化隧道工程管理保障措施
1、建設單位職責:嚴格合同管理,落實參建單位質量安全責任,實施獎優罰劣。
2、勘察設計單位職責:堅持詳細勘察和精心設計,強化動態設計和服務質量。
3、施工單位職責:
3.1 加強施工規范化管理,實施關鍵工序質量安全負責人現場帶班制度。
3.2 加強施工勞務管理,選擇信譽好的勞務隊伍,強化質量自檢自控。
3.3 加強安全管理,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和應急預案,確保緊急情況下人員安全。
3.4 加強從業人員勞動保障和職業道德教育,改善施工環境。
三、強化隧道工程監管保障措施
1、推行現代工程管理: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堅持質量和安全底線,強化監管措施。
2、落實質量責任制: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確保工程質量責任落實到人。
3、規范市場秩序:加強招投標監管,打擊圍標、串標、轉包、非法分包等行為。
4、強化監督執法:加強對參建單位質保體系和實體質量的督查,及時整改隱患。
5、鞏固監管成效:深化混凝土工程質量通病治理和“平安工地”創建,推動總體質量安全水平發展。
6、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嚴格監管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推進施工標準化,實現“本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