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空錨桿?中空錨桿是一種內部設有空心通道的桿狀巖土錨固構件,由中空桿體、錨頭、止漿塞、墊板、螺母等組成。其核心特點是將鉆孔、注漿與錨固功能一體化:桿體既是受力結構,也是注漿通道,實現“鉆錨注結合”。
關鍵組件功能
① 中空桿體:通體螺紋設計,兼具注漿管功能,漿液通過桿體中心通道滲透至巖層裂隙。
② 錨頭:含鉆頭(自鉆式)或漲殼裝置(預應力式),用于固定孔壁并傳遞荷載。
③ 止漿塞與墊板:封閉注漿空間,確保壓力注漿飽滿,并將圍巖應力集中傳遞。
一、主要應用場景
1. 邊坡與基坑支護
① 邊坡加固:傾斜鉆孔注漿形成錨固體,通過摩擦阻力阻止滑坡。
② 基坑支護:在軟弱土層中形成結合體,約束土體變形。
2. 隧道與地下工程
① 徑向支護:在硬巖或裂隙發育區快速形成初期支護,控制圍巖變形。
② 超前支護:自鉆式管棚替代傳統管棚,解決IV/V級圍巖塌孔問題。
3. 特殊工程場景
① 微型樁基礎:用于風電塔基、橋梁樁基,注漿后形成復合地基。
② 災害治理:修復沉降地基或變形邊坡,注漿填充裂隙阻隔地下水。
二、與傳統錨桿的主要區別
1. 注漿效果:中空錨桿,壓力注漿飽滿,漿液滲透裂隙;傳統砂漿錨桿,易流失,飽滿度難保障
2. 施工效率:中空錨桿,鉆孔注漿同步,無需拔管;傳統砂漿錨桿,需先拔注漿管再插桿體
3. 抗腐蝕性:中空錨桿,砂漿全長包裹桿體;傳統砂漿錨桿,桿體局部暴露
4. 地質適應性:中空錨桿,破碎巖層、富水地層均可適用;傳統砂漿錨桿,易塌孔地層失效風險高
中空錨桿通過結構創新與工藝整合,解決了復雜地質條件下的錨固難題,成為現代巖土工程的支柱技術。隨著智能施工設備與高性能材料的推廣,其應用場景將進一步拓展至深地工程、海上基建等前沿領域。更多技術細節可參考行業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