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中的安全隱患多種多樣,涉及地質條件、施工技術、安全管理等多個方面。那么,基坑施工中有哪些常見的安全隱患?如何確保建筑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
首先,我們先來看基坑施工中常見的安全隱患:
1. 坍塌風險:基坑邊坡的穩定性是施工安全的關鍵。如果支護結構設計不當或施工質量不佳,可能會導致邊坡坍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2. 地下水控制不當:地下水位控制不當會導致基坑積水,增加邊坡的荷載,影響基坑穩定性。同時,地下水滲透還可能引起土體流失,引發坍塌。
3. 機械傷害:施工機械如挖掘機、起重機等在操作過程中,如果操作不當或維護不良,可能對操作人員和其他現場人員造成傷害。
4. 高空墜落:基坑施工中,作業人員需要在高處作業,如不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存在高空墜落的風險。
5. 觸電事故:施工現場的電線、電纜如果管理不善,容易造成觸電事故,特別是在潮濕或積水的環境中,觸電風險更高。
6. 物體打擊:施工材料、工具等從高處墜落,或被機械碰撞,可能對現場人員造成傷害。
7. 有毒有害氣體:在深基坑施工中,如果通風不良,可能積聚有害氣體,如一氧化碳、硫化氫等,對施工人員健康構成威脅。
8. 火災與爆炸:施工中使用的易燃材料、電氣設備故障等都可能引發火災或爆炸事故。
9. 周邊環境影響:基坑施工可能對周邊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線等造成影響,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可能引發次生災害。
第二,確保建筑基坑工程施工安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施工前準備
1. 勘察設計
- 進行詳細的地質勘察,準確了解土層分布、地下水位、土的物理力學性質等,為基坑設計提供可靠依據。
- 由專業設計單位進行基坑設計,確保設計方案合理,包括確定合適的支護結構類型(如土釘墻、排樁、地下連續墻等)、計算支護結構的強度和穩定性、確定降水排水方案等。
2. 編制專項施工方案
- 施工單位應根據設計方案和實際情況編制詳細的專項施工方案,明確施工工藝、施工流程、安全措施等。
- 專項施工方案應經過專家論證,確保其可行性和安全性。
3. 人員培訓
- 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
- 培訓內容包括基坑施工的風險、安全操作規程、應急處置方法等。
二、施工過程中
1. 支護結構施工
- 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和施工方案進行支護結構施工,確保支護結構的質量和穩定性。
- 對支護結構的原材料進行檢驗,保證其符合設計要求。
- 加強對支護結構施工過程的監測,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2. 降水排水
- 按照設計方案進行降水排水施工,確保地下水位在安全范圍內。
- 定期對降水排水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保證其正常運行。
- 注意降水排水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如地面沉降、建筑物傾斜等,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
3. 土方開挖
- 嚴格按照施工方案確定的開挖順序和分層分段開挖方式進行土方開挖。
- 控制開挖速度,避免開挖過快導致支護結構變形過大。
- 開挖過程中加強對基坑周邊土體和支護結構的監測,如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止開挖并采取措施。
4. 臨邊防護
- 在基坑周邊設置牢固的臨邊防護設施,如防護欄桿、安全網等。
- 防護設施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高度不低于 1.2 米。
5. 施工機械管理
- 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施工機械進行檢查和驗收,確保其性能良好、安全裝置齊全。
- 操作人員應持證上崗,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 定期對施工機械進行維護保養,確保其安全運行。
三、監測與應急管理
1. 監測
- 建立完善的監測體系,對基坑及周邊環境進行實時監測。
- 監測內容包括支護結構的變形、地下水位變化、周邊建筑物和道路的沉降等。
- 根據監測數據及時調整施工方案和采取相應的措施。
2. 應急管理
- 制定應急預案,明確應急組織機構、職責分工、應急響應程序等。
- 配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和設備,如搶險物資、排水設備、通訊設備等。
- 定期進行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確保建筑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需要從勘察設計、施工準備、施工過程管理、監測與應急管理等多個方面入手,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和規范進行操作,加強安全管理和監督,確保施工過程的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