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敞式掘進機(Open-type TBM)是隧道掘進機(TBM)的重要類型之一,其核心特點是無封閉護盾,結構相對開放,主要依賴圍巖自身穩定性完成掘進與初期支護作業。它在特定地質條件下的隧道施工中表現出顯著優勢,以下從應用場景和核心優勢兩方面具體說明:
一、開敞式掘進機的主要應用場景
開敞式掘進機的應用高度依賴地質條件,其核心適用場景為穩定性好、完整性高的硬巖地層,具體工程類型包括:
1. 山嶺隧道:如鐵路、公路穿越山脈的長隧道(典型案例:我國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部分區段采用開敞式TBM),這類工程圍巖多為花崗巖、砂巖等堅硬巖石,完整性好,無需強支護即可短期自穩。
2. 水利水電隧道:如引水隧洞、發電隧洞(如錦屏二級水電站引水隧洞),硬巖地層可保障掘進過程中圍巖不發生坍塌,適合開敞式TBM高效施工。
3. 礦山隧道:部分深部礦產資源開采中的運輸或通風隧道,若圍巖為穩定硬巖,可采用開敞式TBM減少對礦體的擾動。
二、開敞式掘進機的核心優勢
相較于護盾式TBM(如土壓平衡、泥水盾構等,適用于軟巖或復雜地層),開敞式掘進機在硬巖隧道施工中優勢顯著,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 硬巖施工效率極高
開敞式TBM的刀盤設計針對硬巖優化,刀具(如盤形滾刀)可通過擠壓、剪切直接破碎堅硬巖石,配合高效出碴系統(皮帶運輸機等),在完整硬巖中單日進尺可達10-30米,遠高于鉆爆法(通常單日1-3米),尤其適合長隧道(>5公里)施工,大幅縮短工期。
2. 結構簡單,成本更低
無封閉護盾和復雜的管片拼裝系統,機械結構更簡化,制造、采購成本比同直徑護盾式TBM低20%-30%;同時,維護難度小(減少液壓管路、密封系統等易損部件),后期運營成本顯著降低。
3. 支護靈活性強,適應圍巖變化
開敞式TBM的“開放”特性允許施工人員直接觀察掌子面圍巖狀態,可根據實時地質條件調整支護措施(如噴混凝土、錨桿、鋼拱架等),而非依賴固定管片。例如,若局部圍巖完整性下降,可快速增加支護強度,避免護盾式TBM“管片剛性支護”的局限性。
4. 施工空間開闊,安全性更高
無護盾遮擋,掌子面與后續作業區(支護、出碴、設備維護)空間貫通,便于人員操作和設備調度;同時,硬巖地層本身穩定性好,配合實時支護,可減少坍塌、涌水等風險(前提是地質符合適用條件)。
5. 對隧道斷面適應性強
刀盤和機身設計可靈活調整,便于實現圓形、馬蹄形等多種斷面形式,滿足不同工程(如公路隧道需加寬斷面)的需求;而護盾式TBM受護盾限制,斷面調整難度大。
開敞式掘進機是硬巖隧道施工的“高效利器”,其應用以穩定硬巖地層為前提,核心優勢集中在效率、成本、靈活性三方面,尤其適合長距離山嶺、水利等硬巖隧道工程,是現代隧道機械化施工的重要技術選擇。